什么是自学考试
自学考试的全称叫做高等教育自学考试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(Self-taught higher education examinations),简称自学考试、自考,它有大自考(社会型考生)和小自考(应用型考生)两种类别。
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社会型考生占75%,应用型考生占25%。该制度创立于20世纪80年代初,是新型的开放式的社会化教育形式,参加考试者不受性别、年龄、职业、民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。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、最能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和学习型社会特点的开放式高等教育制度,它以国家考试为主导,以个人自主学习为基础,是富有中国特色的“没有围墙的大学”,是自学成才的摇篮。
自学考试没有入学考试,可以直接入学。但考生需参加单科考试,通过一门发一门的合格证书,需全部科目通过后才颁发学历证书。一般要考13—14门,因此学习自制力较差的学生不建议选择。
自学考试没有年限限制,通过全部科目即可获得毕业证书。毕业证书获得时间,专科不得少于2年,本科不得少于2.5年。同时规定自学考试单科成绩有效期为8年,8年内没有获得毕业证的考生需重新报考已通过的科目。
符合毕业资格者,可获得承认的“高等教育自学考试”毕业证书。证书加盖各省(市)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及助考院校两枚印章。通过全部课程、答辩及成绩优良者,由学位授予主考院校授予“成人高等教育”学位,加盖助考院校印章。
自学考试的含金量仅次于统招,是成人教育中含金量最高的。在国际上的认可度非常高,全世界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承认我国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文凭。学生在经过系统的学习后,通过毕业论文答辩、学位英语考核达到规定成绩,符合学位申请条件的,可申请授予成人高等教育本科毕业生学士学位。并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。
上一篇:自考本科可以考上博士吗?